亿博「中国」官方网站
 
 
亿博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2-08 22:43

  亿博官方网站人形机器人是人类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终极设想。有了大模型技术,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只能送餐、拧螺丝的“工具人”,交互、陪伴等功能会让人形机器人发挥更大价值

  2023年12月29日,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与优必选创始人周剑一起敲响开市锣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两款人形机器人和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协作,共同敲响了上市锣。这是港交所2023年最后一家上市的公司,也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3月,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累计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按最终发行价90港元计算,优必选市值达到376亿港元。

  2023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转折点。生成式AI技术的大发展,加速了人形机器人的进化。此前,人形机器人更多的技术进步体现在工程和机械上,但现在,AI大模型能让人形机器人的智慧能力发生质变,帮助人形机器人跨过关键难关。

  就在优必选上市前不久,2023年12月13日,特斯拉展示了其最新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二代,性能相比几个月前的一代有明显提升。除了身体控制能力有改善,擎天柱二代已经能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任务,例如在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将物品分类。

  周剑表示,AI大模型技术拉开了机器人智能时代的序幕。过去,机器人更多是工具属性,例如工厂里的工业机器人,酒店里的送餐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不太需要交互,或是有简单的一问一答交互就已经足够。但人形机器人天生自带社交、陪伴、情感等属性,在所有机器人类型中,人形机器人是最能从大模型技术中获益的。

  技术之外,政策也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助力。2023年10月20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工信部还提到,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7年,构建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先进水平。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是通用型机器人,可以适应不同环境,执行不同任务,且不需要单独为它搭建场地和工具,适用的场景更多。

  广发证券在2023年1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23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当前时点刚好是各项技术大突破的交汇点,无论是精密控制零部件方案的迭代升级,还是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都让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更近一步。

  上一次人形机器人引发热议还是2020年波士顿动力发布的几条相关视频。但并未掀起很大浪花,很快人们发现,人形机器人还处于高投入、商业化难的阶段。

  2023年,人形机器人又一次火了。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类看到了“智能涌现”,机器可以生成各种不同类型,甚至超出人类想象的内容。但大模型输出内容只是第一步,如果要让AI发挥更大价值,就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人形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AI大模型引爆全球后,“具身智能”成为热点。“具身智能”是指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称,“具身智能”将引领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中最重要的一环,“具身智能”演进加速,也让人形机器人能发挥更多价值。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人形机器人更智能,解决更多现实问题,也可以让人形机器人的交互体验更加自然。其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效率,过去研发过程需要撰写大量基础且重复的代码,未来可以用大模型自动生成特定目标的基础代码,节约工程师人力资源。最后,生成式人工智能还会让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变得更加便捷,过去研发过程需要提供非常细节的指令,未来我们只需要给出宏观指令,设定好目标,由大模型自动生成代码来实现。

  人形机器人行业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还比较分散。截至目前,全球主要的人形机器人厂商有三类,分别是汽车公司、机器人公司和科技公司。

  汽车公司中,特斯拉、小鹏、丰田等,均已推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科技公司中,包括小米、科大讯飞等,主要通过设立人形机器人事业部或子公司,来发展相关业务。此外,还有不少企业本身就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业务,包括海外的波士顿动力,国内的优必选等。

  2023年12月,特斯拉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二代的演示视频,相比第一代,行走速度和工作能力都有明显提升。2023年10月,小鹏汽车发布了其首款人形机器人PX5。

  汽车公司擅长工业制造以及有自动驾驶技术的积累,这些技术都能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比如视觉识别、芯片、电池等。智能汽车也被称为有轮子的机器人。此外,人形机器人也能直接应用于汽车制造工厂中。技术互通亿博,又有现成的应用场景,因此2023年多家汽车厂商均发布了人形机器人相关计划或产品。

  2023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特斯拉 CEO马斯克曾经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比汽车更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100亿至200亿台。“擎天柱”将占特斯拉长期价值的主要部分。

  2023年3月,OpenAI领投了挪威的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据美国媒体报道,1X Technologies打算用这笔资金来加大其即将推出的双足机器人模型NEO的研发力度,以及在挪威和北美大规模生产其首款商用机器人EVE。

  第三方数据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预测,202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16.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达到286.6亿美元,1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33.28%。高盛则预计,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在2035年将达到1540亿美元。

  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公司,优必选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程。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据招股书,优必选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是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2.61亿元,2022年相较于上一年同比增长23.4%;研发投入分别为4.29亿元、5.17亿元、4.28亿元、2.24亿元,报告期内平均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56.5%。

  优必选产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企业级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及消费级机器人业务。拆分收入来看,主要收入是由企业级智能服务机器人相关的业务创造的,招股书显示,这部分收入在2022财年的比重为85.5%,面向C端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带来的收入占比13.1%。

  2022年,教育相关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51.2%,优必选也是中国第一大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货商。据官网信息,教育类机器人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教育,其核心产品包括Yanshee偃师、uKit搭建机器人、Alpha Mini悟空等。

  过去,智能机器人在C端的应用一直未能打开局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智能机器人成本高昂;二是还不够智能。

  报告期内,优必选在物流领域和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增速明显。2020年,物流收入占比为1.7%,2022年这一数字提升至26.1%。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方面,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8.4%提升至2022年的13.1%。周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发展,因为这意味着优必选收入结构趋向于多元化。

  周剑认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关键难题是综合能力,其中核心是大脑、小脑和肢体。大脑负责智能,小脑负责运动控制,肢体则负责完成具体任务。

  人形机器人需要有极强的运动控制能力,人形之外的仿生机器人大多是四足的,比如机器狗,运动控制技术的难度没有人形机器人那么高,但应用场景相对就会较窄。考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要看三点,最容易的是平面行走,难一些是避开障碍,最难的是上下楼梯。

  人形机器人技术链路较长,不论是硬件还是“小脑”“大脑”,最近两年到三年都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的重要节点。以往 “大脑”和“小脑”的开发是分裂的,最近三年内,三者的研发会融为一体,解决“大脑”“小脑”、身体传递的闭环。

  一条腿,指基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可以商业化落地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比如目前占据公司主要收入的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等场景的解决方案,以及新蓝海市场智慧康养。这些业务的销售收入支撑着优必选能够持续的研发人形机器人。

  另一条腿,是持续投入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亿博,优必选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自主研发的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经迭代到第五代。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据招股书披露,Walker系列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实现了10台销售。

  目前,优必选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周剑认为,智能制造会是首个大规模应用领域,人形能让机器人发挥更大价值。例如,在汽车工厂里,目前主要是人工和机器协同工作,在一些仍然依靠人工的环节中,设备的高度都是适合普通人身高的,用人形机器人就能无缝对接,不需要再修改产线。目前,优必选已经在工厂场景中进行了人形机器人的训练及测试,并在2023年研发了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正在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企业推动相关合作。

  在优必选的规划中,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的落地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3年-2024年),人形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场景中将实现搬运、涂料等环节的测试;第二阶段(2025年-2027年),人形机器人将逐步拓展至中等难度任务,重点打造3个-5个专用场景下的应用,逐渐实现规模商业化,横向拓展至消费电子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及应用场景;第三阶段(2028年-2033年),人形机器人将进一步拓展到较为复杂的任务场景,成为多任务通用型工业人形机器人。

  周剑的观点是,在人类的生活中,人形机器人的终局是“家庭陪伴”,为人类提供日常服务的同时亿博,满足情感需求。这也是周剑自创办优必选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所有机器人类型中研发难度最高的,过去给优必选贡献主要收入的也是其他种类的机器人。但周剑认为,如果能攻克人形机器人,那么做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就是“降维打击”。

  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挑战是必须通过长期技术积累,才能有成果,如果要在未来引领市场,就需要忍耐前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就《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表解读时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进一步融入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后,有望全面再现人的肢体行为能力,并通过持续演化无缝利用人类当前全部基础设施,大面积替代各类高风险和重复性工作,因此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无论是AI技术还是机器人,都在往“通用性”方向发展,所谓通用也就是“像人”,不再是只能完成具体指令的工具,而是“什么都能做”。

  一位关注科技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人形机器人在短期内依然处于高投入期,且很难有大规模商业化的机会;但长期来看,市场空间很大,这就需要相关企业提前布局投资,积累能力。

  最早开辟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是日本公司。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就在研发人形机器人,1996 至2015年,本田汽车的人形机器人ASIMO花了近20年的时间,让机器人突破了“连续动态行走”,但受困于落地应用,2018年,有着30多年历史、代表过人形机器人最高水平的ASIMO机器人宣布退役。

  早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发布了其为美国国防部研发的双足机器人Petman的视频,这款机器人也是Atlas的前身。2013年,波士顿动力发布了Atlas原型机的视频。这段视频发布两个月后,波士顿动力被谷歌收购。时间到了2016年,也就是波士顿动力被谷歌收购后的第三年,Atlas终于正式亮相,其也一度被称为“地球上最高技术水平的机器人”。但受困于商业化,波士顿动力曾几度被出售,2013年被Google收购、2017年又转手卖软银、2020年又被卖给韩国现代集团。

  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投入较晚,此前较长一段时间只有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在进行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发。优必选是中国较早研发人形机器人的企业。2008年,周剑出于个人的热爱,从研发伺服驱动器开始,到2012年才取得突破,然后成立优必选公司开始研发小型人形机器人,再到2016年开始研发大型人形机器人,填补了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空白。

  2023年,美国NASA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女武神”,未来能够在太空中检测飞船故障、清洁太阳能电池板等。NASA甚至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够帮助人类探索月球和火星。

  这个设想或许有些遥远,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机器人有了智慧,能够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

  在周剑看来,人形机器人将人机协作的交互模式从被动交互变为主动交互,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成为一个信息分发的平台,这是未来能够真正颠覆行业的价值。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林针对优必选上市表示,人形机器人一定是未来的万亿级的蓝海产业,是中国复兴的国运技术,也会是每一个人家里面将来必备的“新时代三大件”之一,有机会成长为下一代最具有发展潜质的应用消费类产品。

  在人民网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中,中国是全球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最多的国家,累计申请数量达6618件,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全球创新“主力军”。以专利申请人维度统计,中国企业优必选是全球范围内持有有效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近五年年均申请专利数量接近200件,多于本田、丰田、波士顿动力等企业,位居全球第一。在核心零部件、本体结构、驱动控制三个领域,优必选的专利申请数量均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人形机器人不是当前的主流赛道,而是未来的新赛道,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多项重要“硬科技”的集合体。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到,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15079523066 仅限中国 9:00-20:00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2012-2024 亿博「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    沪ICP备10018579号